11、我们今天所依循的谈论中国古代绘画的文字全都出自中国文人之手,也正因为如些,中国文人已长时期主宰了绘声绘画讨论的空间,他们已惯于从自己的着眼点出发,选择对于文人艺术家有利的观点。而如今,或者早该如此,已是我们对他们提出抗衡的时候了,并且也应该质疑他们眼中所谓的好画家或好作品。许多优秀的非文人艺术家都因为文人的偏见而未能获得应有的认可,在此,我们应该一一重新给予他们客观的评价和应有的地位。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
A. 文人艺术家的鉴赏水平落后于他们的创作水平
B. 古代很多有才华的文人艺术家因偏见而被埋没
C. 文人在中国绘画理论领域长期居于强势地位
D. 古代文人画与非文人画的趣味分歧由来已久
12、作物生产系统,是一个作物—环境—社会相互交织的复杂系统,作物生产的高产、优质和高效通常又是矛盾的和难于协调统一的整体,而且,高产、优质和高效三者的主次关系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可见农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不仅涉及自然因素,而且涉及了社会因素。
这段文字意图说明( )。
A. 农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既涉及自然因素又涉及了社会因素
B. 作物生产系统是一个作物—环境—社会相互交织的复杂系统
C. 农学是服务于作物生产的一门综合学科
D. 必须以系统学的观点来认识农学和作物生产
13、古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与“胡蜂效应” ,两者都告诫要特别注意初始条件。对微小差别应该保持高度的灵敏度和警觉性。事物发展结果往往对初始条件具有较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其细微的改变,都会在系统后期出现 ,从而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殊途同归 问题 B. 不谋而合 歪曲
C. 异曲同工 偏差 D. 大同小异 变异
14、植树、回收、少开车、调低空调温度已经成为了被广泛认可的环保行为。但我们不知道,种了一棵树是否有一百棵树在利益合谋下被砍掉?清理一次水面是否有更多的污水被企业在夜里偷排到河里?把空调调低一度是否能阻止无序上马的电厂和煤矿毁掉西部最后的河川和草原?
作者强调的是( )。
A. 环保不是做表面文章
B. 环保是一个经济、社会的综合问题
C. 环保的真正力量是发展经济
D. 环保需要更多企业的参与
15、试想,第一届的“超女”冠军安又琪尚未来得及成为令人追捧的唱片歌星,如今又匆匆推出李宇春、周笔畅和张靓颖,未必不是揠苗助长,想将她们生生扼杀了。张曼玉熬了多少年才红啊!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是( )。
A. 人才培养也应“物以稀为贵”
B. “超女”才华将要被扼杀
C. 人才“快餐化”等于揠苗助长
D. 演艺人才造就是急不得的
11.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由“我们今天所依循的谈论中国古代绘画的文字全都出自中国文人之手”、“中国文人已长时期主宰了绘画讨论的空间”可知,C项的表述正确。
A、D项无中生有;B项偷换概念,原文中因偏见而被埋没的是“非文人艺术家”。故正确答案为C。
12.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隐含主旨题。
文段是分分结构,首先指出作物生产是一个难以协调的复杂系统,其次提到农学学科的复杂性,不仅涉及自然因素,而且涉及社会因素。因此要以系统的观点来认识作物生产和农学学科这两方面。故正确答案为D。
A和B都只提到了其中的一方面,C项引申过度,不是文中应有之义。
13.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混搭填空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和实词的辨析填空。先看第一空,根据下文中的“都”可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与“胡蜂效应”表达的是完全一致的,“异曲同工”意思是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样好,用在此处正确。“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文中只是两句话的说法不同,而不是方法不同,A项排除。“大同小异”指大体相同,略有差异,文中并未提到差异,故排除。“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一般指人,用在此处不合适。再看第二空,所填入的词语应体现出“细微的改变”在过程中的反应,因此不会是“歪曲”,更不会是“变异”,根据下文中的“从而”可知“偏差”合适,与“极大差异”构成因果关系。故正确答案为C。
14.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根据提问方式可知考查表面主旨。由转折词”但“引出材料重点,三个疑问表明环保是个需要多方面参与配合的综合性的问题,故正确答案为B。
A、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企业只是主体之一,D项仅提到了“企业”,说法不够全面选。
15.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态度理解题
解析 本题属于态度理解题。
文段从“超女”说起,第一届冠军还未走红,又推出了第二届,无疑是揠苗助长,最后用张曼玉的“熬”做例证,说明人才培养不能着急。由此可知,作者的观点正是D选项”演艺人才早就是急不得的“,故正确答案为D。
A选项”以稀为贵”表述错误,文中说的不是稀少的问题,而是不能“快餐化”的问题;B选项“才华将要被扼杀”表述错误,文中只是猜测,没有确定表示一定要扼杀她们;C选项“等于”表述错误,文中说的是“未必不是”是一种猜测,不是直接划等号。故排除A、B、C。